基孔肯雅热防控健康提示!!!

攸县新闻网wap端 · 疾控中心
2025-07-21

7月8日,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。截至7月19日,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,其中顺德区1790例,主要集中在乐从、北滘、陈村镇;禅城区49例,主要集中在石湾镇、祖庙、张槎街道;南海区34例,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。基孔肯雅热传播速度快,攸县与广东佛山人流往来密切,面临一定的输入风险,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,攸县疾控中心温馨提示谨防基孔肯雅热。

一、什么是基孔肯雅热?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、非洲、欧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。

基孔肯雅热病患通常最先出现发热,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,发热会持续1-7天,伴有寒战、头痛、背痛、全身肌肉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。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-5天,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、四肢伸侧、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,数天后消退,可伴脱屑。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,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,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,通常1-3周缓解,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。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、脑炎、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。与登革热相比,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,传播速度快。且基孔肯雅热表现症状为小关节疼痛明显,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。

二、感染后如何治疗?

目前,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,也没有针对性疫苗,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——比如使用退烧药缓解高烧,用止痛药减轻关节疼痛,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。

三、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?

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根本措施。

(一)清除蚊虫孳生地

1、及时清理室内易积水的部位,如洗衣机底部、洗手池、拖把池、地漏、窗户槽、厨房水槽、花瓶托盘等部位。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和积水点。 

2、搞好庭院卫生,翻盆倒罐,清除废弃的容器,清除积水,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(如废旧花盆等)应当逐一翻转倒放。

3、清除房前屋后、冷巷、阳台、绿地、菜园里的水池、缸、盆、桶等的积水、杂物。彻底清理天台积水容器及杂物,不使用花盆托。确需用来储水的水缸应加盖密封。

4、大雨后楼顶和阳台等部位容易因为排水管道堵塞造成积水,要注意及时检查清理。清理各类水坑、水塘,填平洼地。 

5、注意检查并清理其它易积水的部位,如儿童玩具、废弃塑料袋(塑料薄膜)、废弃轮胎、动物饮水槽、破碎瓦罐、塑料盖子等。因条件缺乏需要露天堆放的,应用防雨布遮盖并及时清理表面积水。 

工作人员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消杀及在房前屋后清理盆中积水

(二)做好个人防护

穿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。避免在树荫、草丛等蚊虫密集处逗留,尤其是清晨和傍晚。使用驱蚊产品:外出时可涂抹驱蚊液(含避蚊胺、驱蚊酯等成分)。 安装纱窗、蚊帐:防止蚊虫进入室内,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。

(三)加强健康监测

外出旅行的居民要随时关注旅行地蚊媒传染病疫情,从东南亚、非洲及广东等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区回来后,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如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相关症状,需做好防护避免蚊叮咬,并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。

责编:卢绮雯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